一、麻栗坡县中药材种植土地基本情况
麻栗坡县国土面积99%是山区和石山区,立体气候明显,温度高,湿度大,森林覆盖好,非常适宜中药材生长。经调查了解,全县适宜发展中药材种植区域20万亩以上,其中,海拔800米以下的中山坡地区可发展中药材种植1.5万亩,主要分布在麻栗镇豆豉店村委会片区,大坪镇阿老村委会片区,天保镇南温河村委会片区,猛硐乡铜塔村委会片区,八布乡和平村委会、龙龙村委会片区,董干镇董来村委会片区。海拔800—1200米的暖温山区可发展中药材种植13万亩,主要分布在麻栗镇老地房、茅草坪牛滚塘、下凉水井村委会片区,大坪镇大坪、马达、上凉水井、新地房村委会片区,天保镇天保、八宋、城子上、分水岭村委会片区,猛硐乡猛硐乡、坝子、老陶坪村委会片区,下金厂乡大火地、仓房村委会片区,八布乡东油、和平、荒田村委会片区,杨万乡杨万乡、长田、龙林、董定村委会片区,马街乡黄家坪村委会片区,董干镇新寨、马波村委会片区。海拔1200—1800米的冷凉山区可发展中药材种植5.5万亩,主要分布在麻栗镇潘家坝、茨竹坝、村委会片区,大坪镇大石洞村委会片区,下金厂乡云岭、大坝村委会片区,铁厂乡铁厂、太和、木扭村委会片区,董干镇普弄、长槽村委会片区。
二、土壤基本情况
一是土壤有效耕层厚度大幅下降,目前一般9~11cm,比20世纪80年代末下降3~4cm;二是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处于中等偏低水平,土壤持水保肥能力较差;三是土壤呈现酸化趋势,目前全县土壤pH值平均6.96,pH值小于6.5土壤面积占43.4%,其中pH值小于5.5的土壤面积占4.5%。
三、麻栗坡县中药材种植情况
截至目前,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累计达134131亩。其中:三七8684亩(一年七1431亩、二年七2762亩、三年七4491亩),主要分布在麻栗镇、大坪、天保、下金厂、杨万、铁厂、马街、董干8个乡镇;石斛7265亩,主要分布在麻栗镇、天保、下金厂、八布、铁厂5个乡镇;重楼972亩,主要分布在大坪、天保、下金厂、铁厂4个乡镇;板蓝根402亩,主要分布在下金厂乡;砂仁6696亩,主要分布在麻栗镇、大坪、天保、八布、杨万、六河、马街7个乡镇;黄精237亩,主要分布在大坪、、天保、杨万3个乡镇;白芨222亩,主要分布在大坪镇马达村委会;天门冬224亩,主要分布在八布乡;肉桂917亩,主要分布在猛洞、八布、杨万3个乡镇;沉香429亩,主要分布在天保、八布2个乡镇;红豆杉6099亩,主要分布在麻栗镇、铁厂2个乡镇;其他药材1046亩,新植面积370亩(苦参643亩、牛大力83亩、鸦胆子130亩、艾蒿160亩、黄柏30亩),分布在麻栗镇、大坪、天保、八布、杨万5葛乡镇;草果52423亩、八角36819亩、生姜11696亩,全县大部分乡镇均有种植。